燕都数码>>头条新闻

打造全球游戏文化高地 需“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

2018-06-06 18:02:58 来源:光明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newzoo近日发布的游戏公司利润排行TOP25,2017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达到了1217亿美元,前25名公司占据了接近8成的市场份额,头部流量的集中化也映射在了游戏产业之上。

中国有四家企业入选TOP25,且腾讯拔得头筹,超过索尼、暴雪、任天堂、EA等知名游戏制作公司。而国内游戏市场正处在升级转型的关键节点。

一方面虽然产业快速壮大,但缺乏高素质、具有艺术品质的3A级电脑或主机游戏;另一方面,国产游戏海外竞争力不足,只有部分游戏短暂占据国外游戏排行榜头部位置。

随着用户红利逐渐消失,国内市场对于中国游戏产业的支持愈加艰难。专家认为,仍应注意研究、学习国外优秀游戏产品的特点和研发、运营方式,尽快掌握游戏玩法等核心规则的话语权,才能更好打造优质产品、占据全球游戏产业高地。

打造游戏文化高地至关重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形式和内容,文化消费深入人们的生活,日益成为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网络游戏也成为传达价值观、文化观的重要渠道。

游戏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娱乐文化产品,也是文化产业、文化价值竞争的高地。国家间话语权的竞争在游戏领域依然适用。从《神秘海域》《蝙蝠侠》等游戏宣扬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和自由主义价值观,到《辐射》系列中美核大战暗藏意识形态偏见,日本军舰拟人化游戏《舰队收藏》更是缺乏历史反思、美化战争,游戏成为文化交锋的重要舞台。

虽然游戏市场一度被外国产品占据,但《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是5.7亿美元。

伽马数据首席分析师滕华表示,中国自主研发游戏的海外影响力和市场地位都在提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游戏输出大国。

除了占据游戏产业话语权,随着行业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移动互联网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增速已趋于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同比增长3.1%,增速为10年最低。

多种因素之下,中国游戏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已经成为必选项,也只有打造游戏文化高地,才能解决中国游戏产业自身的发展问题并实现其文化使命。

缺乏创新核心规则的能力

然而,国产游戏市场目前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少内涵多换皮等特征。这一方面与国内玩家的消费习惯和游戏偏好有关,另一方面则可归因于整个行业看重短期利益,频繁消费用户信任,缺乏危机感。这样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市场或许暂时行得通,一旦出海往往遭遇水土不服。

比如,国外大牌游戏一般都设置有音乐总监。不同场景、玩家在不同的游戏状态都有不同的声音、声效;游戏时长不同,即使音乐不断循环,但仍可以使玩家不会感到厌烦。实际上,日美团队的音乐总监一般都会在游戏整体设计时就加入,在游戏完成之后,也会根据总体呈现效果继续调整。

对于中国游戏开发商与世界顶级游戏开发商的区别,完美世界CEO萧泓曾表示,一款游戏成功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内容和技术。内容方面,玩家需要甚至渴望高品质游戏,即画面品质高、故事情节好、表达生动,它应该是取材于电影或电视巨作,取材于名著,品质是游戏成功的首要因素。

第二个方面是技术,如果有一台好的游戏设备,像VR设备,会提供一种全新体验。技术是第二驱动力,不仅指硬件方面,还有软件方面,要能随时与玩家进行各种互动,给玩家提供一种即时的真实感。因此一款高品质游戏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赢得玩家的认可。

中国游戏产业的优势是依靠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而形成的手游产业。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是第二名美国市场77亿美元的两倍,以绝对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游戏市场。但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客户端游戏产品呈现出少而精的特征,新品产出数量有所下降。

从全球游戏市场看,除中国外,客户端游戏、主机游戏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在北美,由于驾车较多,玩家很少像中国人一样在上下班路上用手机玩游戏。在这些市场,如果不能占据精品层出不穷的客户端和主机市场,就很难实现真正的游戏出海。

而最近10年来,不仅《魔兽世界》、《FIFA》等游戏仍在中国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英雄联盟》、《DOTA》、《绝地求生》等全球性游戏品牌也不断涌现。

实际上,即使在手游端,基本的游戏玩法和规则也是由外国厂商规定,中国企业还缺乏“制定规则”的能力。

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中国本土游戏起步很晚,中国玩家是从玩国外游戏开始,然后才开始玩国产游戏。可以说,没有国外游戏就没有国产游戏。”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祁述裕曾表示。

国外游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其研发、运行模式屡经实践考验。日本主要依靠名牌制作人,把游戏制作打造成传递思想的艺术表达,制作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贯彻自己的哲学和价值理念,打造出独一无二、个人属性强烈的艺术作品。

比如,宫本茂玩转有限空间,将箱庭理论赋予《超级马里奥》;横尾太郎在《尼尔:机械纪元》中灌注了他对自由度的理解。

国外企业能够掌握玩法和规则的根本原因,是把创意生产作为产品最关键的一步。《绝地求生》的创作者发现了“射击+沙盒”游戏的潜力,在经历了《H1Z1》的失败后,成功将战术竞技类网络游戏打造为风靡世界的游戏模式,并引发众多厂商模仿。

国产游戏并非没有创意,但常常找不到实现创意的出口,这也需要国内企业了解并钻研国外成功游戏经验,创新国内游戏产业。

实际上,作为游戏大国,中国在国外最流行的“枪车球”三大类型游戏上几乎没有重大突破,这直接导致中国游戏产业还没有真正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自研产品。

萧泓认为,射击、赛车、球类是美国最主流的游戏,在任何平台都要想把质量打磨到最高水平,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得花足够多的时间,投入大规模的资源,用最好、最多的程序员去设计复杂的程序,把所有的场景设计得天衣无缝。而在这些成熟的产品领域,需要5000万到1亿美元才能做出一个好产品,所有能想到的玩法和形象别人几乎都有了,很难以低成本去制作一个取巧的作品。

对于中国刚刚崛起的游戏产业来说,无论从资金到经验都还能很难胜任如此高标准的研发,甚至无法更好接触到其研发、运营的细节。特别是国外以玩法、关卡、剧情为主的产品走向和国内以系统、数值、成长为主的模式有较大区别,国内优势产品的经验也很难应用在这些类型的产品上。

比如目前全球流行的“射击+沙盒”游戏中,如何在地图上布局玩家使用的资源就非常依靠经验和成熟模式:如果资源过于集中,就会导致玩家较早交战,降低游戏中“寻找”方面的可玩性;如果资源过于分散,则会使玩家在整局游戏中都处于“寻找”状态,没法进行对抗。

逐步了解和认知、学习国际主流游戏类型的研发、运营情况是中国从游戏大国成为游戏强国的必由之路。而这些已经是欧美游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专家认为,除了通过收购、参股等进入国外游戏行业的核心圈层,也可以尽快通过引进国外大牌游戏、与国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从而获得这些经验。这与其他领域的“中外合资”有异曲同工之处。

比如对目前正热的《星球大战:前线》、《绝地求生》等国外大牌游戏,通过代理合作使国内团队可以接触到其研发、运营情况,并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了解其核心游戏规则的设置和经验。

当然,引进的游戏的核心情节、玩法不应触及中国法律法规,也可根据国情进行适度改造并引进。

这样做,首先可通过学习国外优秀游戏的成功经验,提高国产游戏制作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游戏走出去和文化输出;可通过运营了解这些游戏制作、运行的规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国内玩家对不同内容的认可程度和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国产游戏企业的发展。

其次,可以改善目前单一的市场环境,避免国内玩家直接通过互联网接触未经改造、审批的国外游戏;可以提高用户鉴赏水平,增加国产游戏企业危机感,促使其开发更能体现文化价值、更具有积极意义的游戏。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财政部中央文资办专委会主任张晓明曾表示,对此应积极接受,因为国外的产品进来必然要和国内产品融合,“形成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东西,这样产品才能演变、生长,不然就会不断萎缩”。

责任编辑:李为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