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数码热点速递

数字化管控 筑牢施工安全

2022-09-28 17:35: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 9月28日,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鄂1标)有条不紊地进行附件安装,项目部副经理宋学强,再次驾驶无人机在一基基铁塔和线路上空进行巡视。他说:“自从有了无人机协助巡线作业,一个小小的螺丝帽都能在显示终端看得清清楚楚,再加上视频监控平台,让我们的安全施工有了更多的保障!” 

无人机助力安全施工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重大清洁能源项目,也是落实“双碳”行动要求的重点工程。其中,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承建的湖北段鄂1标段,新建铁塔173基,架线89.1千米,全线位于崇山峻岭之上,地形复杂,跨越众多,铁塔平均重量大,给工程建设和安全管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我们的工程标段沿线要经过山地林区,高山大岭较多,海拔高度在550米至1500米之间,复杂的地理环境给我们施工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电网‘天路’,尤其是在高空作业时,我们需要一定的新技术支撑,才能提升施工效率,助力安全生产。”宋学强说,工程地处复杂环境,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项目成立了技术攻坚小组,开始进行数字化技术攻关,以确保对矗立在高山峻岭上的铁塔实现无死角监控。 

接到任务后,攻坚小组决定运用无人机巡视作业,让隐患无处可逃。他们连续多日利用无人机对铁塔施工进行了巡视检查,并通过搭载的高清相机,对承力抱杆绑扎、地锚等进行精细化实测实量。然后,他们再根据拍摄的照片,测算出满足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为组塔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app系统实现精准定位

9月26日8时,工程项目部监控人员,通过人员轨迹app系统对各作业点进行人员定位认定。“每天开工时间我们都会对现场人员轨迹进行核对。”施工项目经理王辉说道。

针对山区施工环境复杂且降雨频繁的实际情况,为时刻了解人员轨迹很重要,为此施工项目部研发了人员轨迹app系统进行工程辅助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在每天的开工时间段内不定时通过手机定位检测各班组人员就位情况。

紧线施工是输电线路施工中必不可缺的环节,而其中导线的弧垂测量更是该施工环节的关键点,施工人员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利的天气、窗口时间或者地形条件,对导线弧垂的测量造成了一系列的困难,容易造成窝工或者弧垂数据测量的不准确。现场技术人员发明了弧垂测量设备,设备硬件包括行走小车、固定站和电脑终端站,小车安装驱动轮,以提供动力在导线上行走,而固定站为行走小车提供一个固定的对比点,以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电脑终端站负责接收并融合行走小车和固定站的数据,可以实现全天候、各种天气和地形的导线弧垂测量,提升了施工测量精确度,提高了紧线安全系数。

施工现场,还运用“流动AI监控眼”、布控球等电子化手段,盯住管好每一项高风险作业。

一体化设备提升施工效率

“开挖基坑时,本来特高压基坑较深,又遇到山区作业,更是提高了施工难度。”王鹏说。工程施工之初,该公司施工项目部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后,发现人工挖孔作业风险大,如采用传统施工方法,提升装置都是固定在设备的中间位置,导致其提土斗仅能提升至孔洞正上方,需要通过人力将提土斗牵引到设备外侧的临近地面处,施工人员在作业时距离提土斗至少有一米以上的距离,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施工效率,更主要的是存在安全施工隐患。为此,施工项目部成立技术攻坚组,研发新的作业方法。 

现场技术攻坚组通过深入开展山地基坑开挖技术研究,发明了一体化深基坑作业设备,通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提土斗灵活移动,便于人工装卸。还具有电动提料、实时气体检测、智能送风、自动声光报警等功能,装有应急救援滑轮、差速器挂点、软梯挂点、照明电源等多个实用配件,有效解决了山区特高压工程深基坑开挖出现的一系列难题。 

作业现场,使用深基坑一体化设备,大力推广应用流动式起重机、摇臂落地抱杆组塔,10余项科技创新在施工现场得以应用,并架设了74条索道进行运输,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作业水平。

现今,该工程标段已经贯通,参建员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附件安装,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工程建设做好了技术支撑,提升了现场管控水平。


责任编辑:孙明霞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